眼神变了一个人就变了
浏览量:3014 时间:2020-12-18

心理学家认为,人可以通过眼神变化,来表达情绪波动,当然,这一过程并不受意识的控制,自己常常难以察觉这一过程中的细微心理变化,因此,眼神变化常常会使人流露出最真切的感情。

心理学家认为,人可以通过眼神变化,来表达情绪波动,当然,这一过程并不受意识的控制,自己常常难以察觉这一过程中的细微心理变化,因此,眼神变化常常会使人流露出最真切的感情。

心理学家

表现力作用

对人类面部表情的研究可以追溯到达尔文的时代,除了《物种起源》外,达尔文还写了《人和动物的面部表情》。从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出表情在人际交流中的作用占到55%。眼睛作为表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该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一九六九年,美国心理学家Ekman(Ekman和Friesen),一个偶然的机会,受一位精神病医生的委托,对一位患有抑郁症的人做了一项检查,以掩盖他的自杀意图。

一开始,两位心理学家并没有从录像中发现这位抑郁症患者有任何异常表现,因为他整个过程都是微笑着,看上去很乐观,情绪很稳定,至少从表面上看,他没有自杀倾向。

但是当他们把录像带慢速播放后,有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新发现,在录像带中,有人对病人提到了一个关于未来计划计划的话题,这个病人表现出了强烈的忧伤。尽管这眼神一闪,但,却显露出他试图压抑的真实情感。


沟通态度

与此同时,目光的变化也会暴露出人们的人际态度。在一本名为《捕捉人心的科学》的人类行为书中,有三种凝视,它们分别暗示了三种不同的关系态度。

社交凝视:凝视眼睛和嘴之间的三角区域。表现出友好,亲和力和真诚。

2.亲热地凝视:眼睛从嘴唇上“划过”到嘴部以下(身体)区域,通常是一种吸引异性的暗示。

更具“竞争感”的凝视:盯着前额的三角状眼窝。盯着这个地方看,常常带有一些争论和挑衅的意味。

可见,在不同的情境中,视线的位置和移动状况的不同也反映了人的不同心理状态。眼睛能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深爱。这样看来,想要观察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就要先观察他的眼睛。


隐藏在眼睛里的信息

一般来说,当人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时,那些能坦率地面对对方的人往往更有信心和真诚。假如对方的眼睛一直在躲闪,或不愿直视你,有时又看向别处,那么,他可能有些掩饰,想要隐藏些什么。

性格内向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更容易转移视线。但他们移动视线并不代表他们不真诚,性格原因使内向者更难在社交场合向别人敞开心扉,他们没有恶意,这只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性接触中,当人们面对异性的时候,如果只看一眼就把目光移开的话,那他可能已经对对方产生了好感。

烦恼

事实上,人类的眼睛是变化多端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利用这些心理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别人的眼睛变化,这样我们才有社交优势。

相似推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