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感
浏览量:2204 时间:2020-12-22

在众多没有感情色彩、充满争斗和批评的文章面前,我读到了鲁迅的一篇长篇小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是童真与欢乐的拥有者。书中描写了鲁迅先生童年在百草园的欢乐,以及他在三楼读书的沉闷生活。

在众多没有感情色彩、充满争斗和批评的文章面前,我读到了鲁迅的一篇长篇小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是童真与欢乐的拥有者。书中描写了鲁迅先生童年在百草园的欢乐,以及他在三楼读书的沉闷生活。

三味书屋

作者在文章中充分描述了百草园充满无限乐趣的景象,那里有“青青的菜畦,平滑的石井栏,高高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树叶中鸣蝉吟唱,肥大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盈的叫着天外天,突然从草丛中窜向云霄”,这无疑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儿童乐园。


等鲁迅先生到了上学的年龄,家里就把他送到三味馆去。“三合一”书屋是教师的书房。进入三味书屋后,鲁迅先生开始了枯燥的学习生涯。《天天读书,中午识字,晚上对课》,是鲁迅先生一天学习的内容。父母把他送到城里最严苛的书塾读书,这样他就再也看不到美丽的百草园了。

百草园

这种前贬后贬的对比并不存在前贬的现象。在百草园里,当然是欢快、纯真的,三味书屋的生活描写又怎会充满新奇与趣味呢?因此,客观地说,这篇文章是对青少年生活的一首爱情歌曲,而非对准敌人的枪子和匕首。对于以往人们在解读这篇文章时,把它的主题归结为“批判封建教育”,现在看来似乎有点牵强,是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有色眼镜”。当然,鲁迅先生也写过很多斗争和批判的文章,但这并不意味着先生的心就是一般地如刀子一样冰冷,没有一丝温情和浪漫。


总而言之,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多快乐,让我享受到了鲁迅那美好而纯真的童年。

相似推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