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怎么自我介绍
浏览量:4188 时间:2020-12-23

古代人按姓氏、姓名、人物、籍贯介绍自己。1.比如元代王实甫《白西厢记》中张生的自我介绍:萧声,姓张,祖籍西洛人,23岁。他出生在第一个月的第17天,从未结过婚。


古代人按姓氏、姓名、人物、籍贯介绍自己。

1.比如元代王实甫《白西厢记》中张生的自我介绍:萧声,姓张,祖籍西洛人,23岁。他出生在第一个月的第17天,从未结过婚。

2.再比如:刘兰芳说《岳飞传》,两军正面交战时,将领们通常报姓名,即“来的将领会同名”。

岳鲍飞的家乡:何勇庄,本姓岳费明,河南省汤阴县孝义市鞠鹏人。

岳飞没有报告他所居住的大都市的名字,他的职称,他的成就,也就是他的名字和出生地。



扩展数据:

古人自我介绍时,自称:

古代有很多自称,包括代词,如于、于、吴、我等。也有代词“之”和“其”指自己的。有时他自称用不定代词,比如“一”,比如王安石的《答司马剑》“某启,昨教”。

皇帝称自己为“寡妇”,老人称自己为“老人”,年轻人称自己为“弟弟”,僧人称自己为“贫僧”,道士称自己为“贫僧”。古代男子自称是萧声、本公子、本少爷。古代妇女自称为奴隶,民间妇女自称为小妇人、民间妇女。

大多数人自称大臣、仆人、傻子、和尚、不才、下去、下去、下去、当官、做我自己。女性自称普遍使用妃子和奴隶。对于其他人,他们称自己的妻子为卑微的靖、妻子、妻子和山靖,称自己的儿子为孩子、狗和小狗,称自己的女儿为妇女和小女孩。主要用于口语,常用于戏剧。

古人在向他人进贡时,往往采用尊重他人,贬低自己的形式。这个自称第一人称,但是没有用“我”、“于”、“于”等人称代词,而是有一些习惯说法,比如我是男的,我是反派。


相似推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