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快速适应新环境
浏览量:1941 时间:2020-12-24

高校课程是按照教学大纲来安排的,虽然同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相同的,但是由于每个人的选修课不同,所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课程大纲。

高校课程是按照教学大纲来安排的,虽然同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相同的,但是由于每个人的选修课不同,所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课程大纲。

大一新生报道

改变一:内容更丰富。

中等教育阶段,我们一般只学习10门左右的课程,而且有两年的时间把精力放在高考的科目上,老师主要是讲授基础知识。而且大学四年要学40多门课程,每学期学的课程基本上都不一样,内容多,学习任务远比中学重。

大一、大二主要学习公共课程和基础课程,大三主要学习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大四主要学习专业课,并在毕业设计、求职求职等方面进行研究。


改变2:老师们管得少。

中等教育阶段,一切听从老师指挥,教师教学生都是“手拉手”领着,而在大学里提倡自主学习,上课的教师来自学校不同的院系,师生接触的时间很少,只在上课时见一面,而且有的课程只上几个星期,许多课外时间要自己安排。


改变三:快来演讲吧!

高校教师讲课一是介绍思想,二是详细讲解。主讲重点、难点内容,而且很多老师采用多媒体教学,讲课进度较快,一节课可能要讲一章或几章内容,听课的同学甚至没有时间翻阅课本。第二,多为抽象理论,少为直观内容。课堂讨论多,课外答疑少;第四,参考书目多,课外练习少。

高校教师讲授的内容非常广泛,教师要讲的东西很难找到一本能全面覆盖的书,因此有些教师上课前会列出几个书目。这本书在课堂上讲这些章节,那本书讲那些章节。学生看书的时候也不能死扣教材,要学会甄别阅读。

欢迎大一新生

改变四:教室,同学不再固定。

在中学,教室、座位、同学都是固定的,但是在大学,每个班级都没有固定的固定教室,有的时候1、2节课可能在这栋楼的某个教室,但是3、4节课又可能到另一栋楼去,上自习也要自己找教室。

你们班的同学也不一样,基本情况是:公共基础课跟在其他专业的同龄人后面,专业课跟在本专业的同龄人后面,公共选修课跟在其他专业的同龄人后面。

相似推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