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官怎么面试非语言行为
浏览量:1312 时间:2020-12-31

主考人对被试非言语行为的观察与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脸部表情的观察及分析。人类脸部表情是最丰富的,有人统计过人类脸部可以做出的动作表情有250000多种。

主考人对被试非言语行为的观察与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脸部表情的观察及分析。

人类脸部表情是最丰富的,有人统计过人类脸部可以做出的动作表情有250000多种。面试者的面部表情在面试过程中会发生很多变化,面试官必须能体察到这种表情变化,分析判断其内在心理。比如在面试中缺乏自信,情绪紧张的被试者往往会脸红,鼻尖出汗,不敢和主试对视,当主试问一些突然性的问题时,被试也会长时间盯着自己的手或脚看,虽然没有做出任何语言反应,但这可能反映了他们内心的挣扎和思考。

受试者可能会因为被问到一个很难回答或者很尴尬的问题而眼神暗淡,双眉紧锁,并带有明显的忧郁和焦虑的神情。另外,嘴巴也是整个脸部的另一种表情,很多表情都与脸部整体的肌肉活动有关,但是嘴也有其特殊性,有时候微笑,嘴角肌肉微小的活动也能反映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内容,比如轻视、沉思、自信、下决心等等。通过对受试对象的面部表情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判断受试对象具有哪些素质,如情绪、态度、自信、反应能力、思维敏捷、个性、交际能力、真诚等。



二是观察身体运动。

采访过程中,人的身体和肢体的运动,也是信息交流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非言语交际中,肢体动作包括手势和体态,根据一些行为科学研究者的观点,肢体动作可以起到说明、强调、解释或指出问题、插入对话等作用,但很难从言语交际中分离出来。姿态在人际交流中,经常是经过推敲和运用的。姿势的使用与身体的姿势是有联系的。借助于体态和姿态,人们能够表达各种内在的心理活动,如惊奇、痛苦、愤怒、焦虑、快乐、自信、灰心等等。同样的文化背景下的人,这些表现往往非常相似。有时候,语言表达不够,身体姿态和手势的运用也是必不可少的。不同心理素质的人在面试过程中,其身体动作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


相似推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