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浏览量:1915 时间:2021-01-08

目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仍处于探索和形成阶段,在从不同侧面思考这一基本理论问题的同时,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观点或流派,下面简单介绍几个有代表性的理论雏形。

目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仍处于探索和形成阶段,在从不同侧面思考这一基本理论问题的同时,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观点或流派,下面简单介绍几个有代表性的理论雏形。

低碳可持续发展

一、资源永续利用的基本理论。

各种各样的自然资源,如是否具有自我再生的特性,可以简单地分为两大类,即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前一种方法是在合理使用的前提下,可自行生产、自行更新,也可由自然界循环更新,无限循环,如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等;后一种方法是不具备自我繁殖能力,或自然无法自我更新(或更新速度与人类利用速度相比极为缓慢),在自然中的储存量如连续使用将逐渐减少,直至枯竭,如矿产资源、化石能源等。非再生资源又分为可回收资源和不可回收资源。


二、关于“公共物品”的价值论。

经济“公共产品”必须具有无竞争、无排他的消费特征。非竞争性消费一般指一个人在某物上的消费不会减少或干扰到另一个人在该物上的消费,例如大气环境就是非竞争性消费品,因为一个人呼吸新鲜空气不会影响到另一个人的呼吸。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把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看作是“公共物品”,但近几十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日益严重,优质大气环境、洁净的水资源等,也逐渐不再是可以任意无限利用而不影响他人的纯公共物品。

绿色地球

三、财富代际公平分配的理论。

按照布伦特兰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这种定义下的潜在判断是,现代发展模式符合当代人的需要,但却损害了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这主要是因为当代人与后代人相比具有较大的“先发制人”优势,即客观上有更多的利用和占有资源的机会,因此当代人难以抑制自己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占有。所以,关于代与代之间是否能平等的讨论,主要来自于对未来发展机会的担心。

相似推荐

更多 >